TIME:2017-10-31
與會嘉賓合影留念
大會現(xiàn)場
10月29日,第二屆中華民族風景園林傳承與創(chuàng)新之路暨孟兆禎院士學術思想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(qū)繼續(xù)進行,眾多師生慕名而來,偌大的會場座無虛席。
何昉 會議主持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、深圳媚道風景園林與城市規(guī)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北京林業(yè)大學園林學院教授
上午9點,會議正式開始,當天會議的主題是“中華民族風景園林傳承與創(chuàng)新之路”,會議由何昉教授主持,李雄教授、夏宜平教授分別致辭。
李雄 北京林業(yè)大學副校長、園林學院教授
夏宜平 浙江大學園林研究所所長、教授、博導
孟兆禎院士長須皤然,望之若仙
孟兆禎院士的主旨報告《摯謝厚愛 促奮新蹄》,將會議推向了高潮。孟院士先是感謝同仁朋友們對此次論壇的盡心盡力,接著就5個方面作了報告:
1)今生志在山水。孟院士回憶大一游北京櫻桃溝事跡,并受到古訓“國必依山水”以及孔子思想的激勵,立志今生要以山水謝民,不虛度此生。
2)永謝師恩。孟院士講述恩師汪菊淵、孫筱祥、金承藻、陳有民、宋維城等先生對自己的悉心教導,希望以永謝來表心意,并要傳承師恩,盡心培養(yǎng)學生。
3)園林認知。孟院士覺得中國園林有著自身的特色及科學藝術,在“天人合一”宇宙觀的指導下,中國園林尊重自然、順從自然而又“景物因人成勝概”。鼓勵園林后輩當以傳承和發(fā)展中國藝術傳統(tǒng)為今生使命。
4)教學任務。孟院士講述自己承擔《園林藝術》、《園林設計》、《中國園林史》等課程教學任務以及組織、指導學生參加學科大學生國際競賽的經(jīng)歷,啟發(fā)我們“書畫乃手頭功夫之根基,先仿后創(chuàng),學涯無盡”。
5)社會實踐。孟院士向我們展示了深圳仙湖植物園、邯鄲趙苑公園、杭州花圃、揚州瘦西湖“石壁流淙”、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“林泉高致”、豐臺園博園“盛世清香”以及揚州園博園“瓊華仙璣”這7個名園的詳細設計方案,也讓我們懂得“園林大家”的形成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。
孟院士將自己的人生經(jīng)歷和學術思想娓娓道來,思路清晰,中氣十足,字里行間滲透著對風景園林數(shù)十年如一日的熱愛,不僅感人至深,更令人受益匪淺。
宣讀《杭州倡議》 王欣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、旅游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,副教授
王欣副教授宣讀了《杭州倡議》,倡議詳細闡述了中華民族風景園林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內容及今后中國園林的發(fā)展方向。
施奠東 杭州園林文物局原局長、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風景園林卷主編
施奠東先生作了題為《在風景園林的延長線上砥礪前行》的報告,首先,施先生講述并肯定了孟院士對中國風景園林作出的貢獻,而后,提出西湖是世界文化景觀的一個杰出典范,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園林設計影響深遠,并且,60多年期間,西湖一直堅持保護、傳承、融合、創(chuàng)新的理念和路線,提倡我們要保護西湖的山水格局和青山綠水,保護歷史文化遺產,傳承中華民族山水文化的精神、審美意識以及東方神韻,同時也要與時俱進地創(chuàng)作符合現(xiàn)代人們生活需求和習近平總書記思想要求的園林作品。
下午,會議繼續(xù)進行,由倪琪教授主持,更多嘉賓分享了自己對中國風景園林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看法,臺上灼見迭出,臺下掌聲不斷,聽眾們無不如癡如醉,如飲醍醐。
倪琪 會議主持 浙江大學孫筱祥風景園林藝術研究中心、農學院風景園林規(guī)劃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副教授
包志毅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名譽院長、教授、博導
包志毅教授作了題為《植物景觀案例研究與規(guī)劃設計實踐》的報告,論述了植物景觀的重要方面、杭州西湖植物景觀研究、植物景觀規(guī)劃設計實踐這3個方面內容。
夏成鋼 笛東規(guī)劃設計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總設計師、《中國園林》編委
夏成鋼先生作了題為《在實踐中尋求傳承與創(chuàng)新》的報告,通過回顧孟兆禎院士學術思想表達對孟院士及其他前輩的感謝,并通過對不同實際案例的講解分析總結出:追求意境-表達情感是中國園林的精髓以及中國藝術的共性,中國人的這種特性與生俱來,老一輩的園林學家畢生都在尋找其中真意。
沈翼 沈翼建筑師事務所(集團)董事長、總設計師
沈翼董事長作了題為《幸福的中國園林》的報告,從中國園林的號召力、生命力以及中國園林藝術的施展空間這3個角度論述了國內風景園林行業(yè)面臨的不同挑戰(zhàn)。